小麦纹枯病

2018-11-16  来自: 南阳神圣农化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1423

近年该病已成为我国麦区常发病害。小麦受纹枯菌侵染后,在各生育阶段出现烂芽、病苗枯死、花秆烂茎、枯株白穗等症状。烂芽 芽鞘褐变,后芽枯死腐烂,不能出土;病苗枯死 发生在3—4叶期,初仅第—叶鞘上现中间灰色,四周褐色的病斑,后因抽不出新叶而致病苗枯死;花秆烂茎 拔节后在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,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,病斑融合后,茎基部呈云纹花秆状;枯株白穗 病斑侵入茎壁后,形成中间灰褐色,四周褐色的近圆形或椭圆形眼斑,造成茎壁失水坏死,最后病株因养分、水分供不应求而枯死,形成枯株白穗。


危害症状

要发生在小麦的叶鞘和茎秆上。小麦拔节后,症状逐渐明显。发病初期,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黄褐色椭圆形或梭形病斑,以后,病部逐渐扩大,颜色变深,并向内侧发展为害茎部,重病株基部一、二节变黑甚至腐烂,常早期死亡。小麦生长中期至后期,叶鞘上的病斑呈云纹状花纹。病斑无规则,严重时包围全叶鞘,使叶鞘及叶片早枯。在田间湿度大,通气性不好的条件下,病鞘与茎秆之间或病斑表面,常产生白色霉状物。在上面,初期散生土黄色或黄褐色的霉状小团,担孢子单细胞,椭圆形或长椭圆形,基部稍尖,无色。


病原

Ceratobasidium cornigerum (Borud.) Rogers称喙角担菌,属担子菌亚门真菌。无性态Rhizoctonia cerealis Vander Hoeven CAG-1称禾谷丝核菌CAG-1、CAG-3、CAG-6和AGC1等4个菌丝融合群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AG-4、AG5称立枯线核菌AG4和AG5融合群,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。两菌的区别 前者的细胞为双核,后者为多核;前者菌丝较细,生长速度较慢,后者菌丝较粗,生长速度较快;前乾产生的菌核较小,后者产生的菌核比前者大;两个种均有各自的菌丝融合群。有关专家研究结果证明:云纹状病斑是由禾谷丝核菌CAG-1融合群侵染引起的;褐色病斑则由立枯丝核菌AG-4菌丝融合群侵染后所引起的。有人把小麦、大麦、水稻和棉花上分离到的丝核菌,分别进行交互接种,不仅可以互相侵染,而且还可交叉致病,但各病原菌均对原寄主致病力最强。有人检测江苏省小麦和大麦上的丝核菌属禾谷丝核菌CAG-1融合群,是优势菌丝融合群,所占比例为88%—92%。水稻、玉米、大豆、棉花上的丝核菌则属于立枯丝核菌,其中水稻、玉米、大豆为-1A融合群,棉花上为AG-4融合群。四川省小麦、玉米、水稻纹枯病菌对棉花未表现明显致病性。但小麦、玉米、水稻、棉花4种病菌都能侵染小麦、玉米和水稻,且各菌对原寄主致病力最强。立枯丝核菌菌丝体生长温限7—40℃,适温为26—32℃,菌核在26—32℃和相对湿度95%以上时,经10—12在,即可萌发产生菌丝,菌丝生长适宜pH值为pH5.4—7.3。相对湿度高于85%时菌丝才能侵入寄主。


融合群

禾谷丝核菌CAG-1融合群

在PDA培养基上25℃培养,菌落初无色,2—3天后表现产生白色絮状气生菌丝,8—10天后菌丝集结成菌核,菌核初无色,渐变黄白色,后成褐色,菌核小。菌丝无色,不产生无性孢子,生长温限5—30℃,适温为20—25℃,温度达30℃时,生长明显受抑,32.5℃时生长停滞。


发病条件

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。播种后开始侵染为害。在田间发病过程可分5个阶段即冬前发病期、越冬期、横向扩展期、严重度增长期及枯白穗发生期。冬前发病期 小麦中发芽后,接触土壤的叶鞘被纹枯菌侵染,症状发生在土表处或略高于土面处,严重时病株率可达50%左右。越冬期 外层病叶枯死后,病株率和病情指数降低,部分季前病株带菌越冬,并成为翌春早期发病重要侵染源。横赂扩展期 指春季2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,气温升高,病菌在麦株间传播扩展,病株率迅速增加,此时病情指数多为1或2。严重度增长期 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,随植株基部节间伸长与病原菌扩展,侵染茎秆,病情指数猛增,这时茎秆和节腔里病斑迅速扩大,分蘖枯死,病情指数升级。枯白穗发生期 5月上中旬以后,发病高度、病叶鞘位及受害茎数都趋于稳定,但发病重的因输导组织受害迅速失水枯死,田间出现枯孕穗和厅白穗。发病适温20℃左右。凡冬季偏暖,早春气温回升快,阴寸多,光照不足的年份发病重,反之则轻。冬小麦播种过早、秋苗期病菌侵染机会多、病害越冬基数高,返青后病势扩展快,发病重。适当晚播则发病轻。重化肥轻有机肥,重氮肥轻磷钾肥发病重。高砂土地纹枯病重于粘土地、粘土地重于盐碱地。


防治方法

应采取农业措施与化防相结合的综防措施,才能有效地控制其为害。

1、选用抗病、耐病品种

如郑引1号、扬麦1号、丰产3号、华麦7号、鄂麦6号、阿夫、7023、8060、7909、鲁麦14号、仪宁小麦、淮849-2、陕229、矮早781、郑州831、冀84-5418、豫麦10号、豫麦13号、豫麦16号、豫麦17号、百农3217、百泉3039、博爱7422、温麦4号等。215953虽然病指高,但产量损失少。

2、施肥

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增施有机肥,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配合施用氮、磷、钾肥。不要偏施、施氮肥,可改痒土壤理化性状和小麦根际微生物生态环境,促进根系发育,增强抗病力。

3、适期播种

避免早播,适当降低播种量。及时清除田间杂草。雨后及时排水。

4、药剂防治

①播种前药剂拌种 用种子重量0.2%的33%纹霉净(三 唑酮加多菌灵)可湿性粉剂或用种子重量0.03%-0.04%的15%三 唑醇(羟锈宁)粉剂、或0.03%的15%三 唑酮(粉锈宁)可湿性粉剂或0.0125%的12.5%烯唑醇(速保利)可湿性粉剂拌种。播种时土壤相对含水量较低则易发生药害,如每kg种子加1.5kg种子加1.5mg赤霉素,就可克服上述杀菌剂的药害。

②翌年春季冬、春小麦拔节期,亩用有效成分井冈霉素10克,或井冈·蜡芽菌(井冈霉素4%、蜡质芽孢杆菌16亿个/克)26克,或烯唑醇7.5克,或苯甲·丙环唑6-9克、或丙环唑10克。选择上午有露水时施药,适当增加用水量,使药液能流到麦株基部。重病区首次施药后10天左右再防一次。

5、生物防治

提倡施用南京农业大学研制的B#力粉拌种,防效可达60%以上,促进小麦种子发芽,增产13.7%。

关键词: 小麦纹枯病   病害        

南阳神圣农化科技有限公司,专营 杀菌制剂类 叶面肥 原药原料类 渗透剂制剂 等业务,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,联系电话:13333669356

CopyRight © 版权所有: 南阳神圣农化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XML


扫一扫访问移动端